学生科2021年工作要点
根据2021年学校重点工作及要求,学生科将认真贯彻落实学生管理方面“严爱结合强管理,突出立德树人效果”精神。以灵活班主任考勤、抓关键时间点,更加人性化的管理促班主任工作提成效。以继续加强封闭式管理、文明习惯养成教育、劳动实践课、经典诵读、志愿者服务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等为抓手,促学生管理水平上新台阶。
一、班主任工作方面
1、学校领导体谅班主任工作的辛苦,已经调整了班主任考勤制度,在保证班主任必须跟班管理时间段之外,给了班主任充分的自由支配时间。但是前提是必须保证跟班管理时间段要到位,班级事务能及时得到处理。
2、坚持每周四第一节晚自习班主任例会制度,传达教育厅等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,安排一周内相关工作任务,及时解决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。督促检查班主任写好班会课教案,认真召开周日晚班会。做好学生谈心谈话和家长联系工作,并记录在册,做好班级班务日志、点名册、留宿单、疫情防控表格等的填写签批,学生科定期抽查。明确规定班主任每周至少上一次学生宿舍进行检查,并在楼管处进行登记。
3、修订班主任管理办法、班主任考核办法,使管理、考核更加科学化,讲求实效性。注重班级管理效果的考核,兼顾班级人数多少及男女学生比例等因素,尽量避免班主任考核唯出勤而论的情况,班级学生宿舍卫生、违纪情况、参加活动、文明宿舍评比、文明班级评比结果纳入班主任考核之中,尽可能合理的做好班主任考核评价工作。
4、与徐富平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,编印班主任优秀论文集。组织班主任暑期外出考察培训,学习学生管理及德育教育方面先进经验,提高学生管理水平。
5、在新生班班主任的选拔时,尽量将工作认真负责,有一定学生管理经验,愿意承担班主任工作的老师选拔担任2021级新生班主任。
二、学生管理方面
1、做好特异体质学生摸排帮扶工作,进一步摸排抑郁症、心理疾病等特异体质学生情况,与家长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,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,做好重点学生谈心谈话和帮扶工作,个别确有困难不宜继续上学的学生,提请学校领导办公会研究予以劝退。
2、关注问题学生,安插学生眼线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,严防学生打架、校园欺凌、霸凌等现象的发生,发现一起及时处理一起,能教育转化的尽量教育,累教不改、不能教育的开除处理。
3、定期举办法制讲座、禁毒知识讲座、心理健康讲座、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等,开展好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预防校园欺凌、预防电信网络诈骗、普法宣传、杜绝餐饮浪费等各项教育活动周、活动月等宣传教育活动。
4、组织好田径、球类运动会。举办校园健身操比赛、卡拉OK大奖赛、纪念一二.九运动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。尽量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忙起来动起来,逐渐改变学生过度依赖手机的现状。
5、持续抓好疫情防控、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、劳动实践课、宿舍标准化管理、学生抽烟问题等工作。学生文明习惯、生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工程,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和形成,需要时刻抓、坚持抓,循序渐进。
6、抓学生会队伍建设。现在的中职学生整体素质下降,挑选几个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会干部很困难,加之只有两年学制,有的刚培养的差不多就已经到了毕业的时候,所以每年尽量都多从新生中选拔学生会干部,加强教育、引导和培养。在学生管理方面,充分发挥学生干部自主管理作用,协助老师做好学生管理工作,每天都安排学生会干部在宿舍楼各楼层、校园各角落进行巡逻,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老师处理。
7、提早准备做好的几项常规工作。做好2021级新生军训及入学教育工作,做好18级学生毕业证办理、19级学生就业实习离校前资料收缴工作、2021级新生学籍注册等工作。
三、关于全员管理方面
1、省教育厅明确要求,建立学校领导包抓机制,我们学校根据实际情况,已经建立了学校党委委员包专业,科级干部包班级制度。因学校领导有个别变化,包抓机制待调整后将继续层层落实。
2、加强值周人员在课余空档时间段对学生的检查管理,明确值周人员有关学生检查管理时间段,每天中午、下午吃饭休息时间、晚休21:00至次日6:300及周末全天为值周人员负责学生检查管理时间段,特别要注意晚休时间段学生的检查管理,值周人员首先要保证入住宿舍楼,其次要诸宿舍进行检查,能现场解决处理的问题及时处理,需要交学生科处理的,于次日通报给学生科进行处理。个别突发状况,比如学生打架或突发疾病,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,涉及到刑事案件需要报警的同时拨打110报警,学生科将所有学生家长联系信息将在楼管处留存一份,以备需要的时候直接联系家长进行处理。
3、所有教职工都有参与学生管理的权利和义务,在校园内碰见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以及违纪现象,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及时管理、纠正,处理不了的事情请及时告知学生科进行处理。要牢固树立全员管理思想,切不可认为学生管理仅仅是学生科和班主任的事情,要本着为了学校的发展和为学生负责的态度,以主人翁的态度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。上课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切实担负起课程思政的重任,把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每一节课。